在深圳的醫療領域中,肛腸科不斷創新發展,從先進技術的臨床應用,到疾病預防知識的廣泛科普,再到助力患者康復的暖心舉措,正全方位守護著市民的肛腸健康。
前沿技術引領治療新變革
深圳的肛腸科在技術創新上走在前列。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率先引入了 3D 列印技術輔助肛瘺手術。以往肛瘺手術中,瘺管走向複雜多變,手術難度較大。如今借助 3D 列印技術,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核磁共振影像,精確列印出瘺管的三維模型。這使得醫生在手術前就能對瘺管的形態、分支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瞭若指掌,大大提高了手術的精准度。在一次手術中,面對一位瘺管情況複雜的患者,醫生通過 3D 列印模型,提前規劃好手術路徑,成功切除瘺管,且最大程度保護了肛門括約肌功能,患者術後恢復良好,極大減少了復發風險和併發症。
此外,深圳的部分醫院還開展了鐳射治療痔瘡的新技術。傳統痔瘡手術可能會帶來較大創傷和較長的恢復週期。而鐳射治療利用高能量雷射光束,對痔核進行凝固、碳化和切割。這種方式不僅術中出血少,而且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小。例如在深圳遠東婦產醫院(其肛腸科也具備先進診療能力),一位年輕的上班族接受了鐳射治療痔瘡。術後當天,他就能正常活動,疼痛輕微,經過一周左右的恢復,基本回歸正常生活,工作也未受到過多影響。
專家科普助力疾病預防
深圳的肛腸科專家們積極投身科普工作,通過多種管道傳播肛腸疾病預防知識。每週,深圳市中醫院的肛腸科專家都會在醫院官方公眾號上發佈科普文章。內容涵蓋了從痔瘡、肛瘺到直腸脫垂等各類肛腸疾病的預防要點。例如在一篇關於預防痔瘡的文章中,詳細介紹了飲食結構調整的重要性。專家建議深圳市民要增加粗糧攝入,像糙米、玉米等,這些食物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而便秘正是引發痔瘡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文章還提醒市民要避免長時間久坐,每坐一小時左右應起身活動片刻,促進肛周血液迴圈。
除了線上科普,專家們還走進社區、學校和企業開展講座。在深圳的某寫字樓園區,北大深圳醫院的肛腸科專家為上班族們講解了職場人群常見的肛腸問題及預防方法。專家指出,很多上班族由於工作壓力大,飲食不規律,且長時間久坐,容易出現肛腸疾病。講座現場,專家演示了簡單的辦公室提肛運動,每天堅持做幾組提肛運動,能有效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預防痔瘡等疾病。通過這些科普活動,越來越多的深圳市民提高了肛腸健康意識,主動調整生活方式預防疾病。
暖心關懷助力患者康復
在深圳的肛腸科病房裏,處處體現著對患者的暖心關懷。深圳恒生醫院肛腸科為患者打造了康復指導團隊。患者入院後,團隊成員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計畫。對於一位剛做完痔瘡手術的患者,康復團隊不僅會指導他如何進行坐浴護理,還會為他制定飲食康復方案。在術後初期,建議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軟麵條等,隨著恢復情況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但仍要保持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同時,團隊成員會定期回訪患者,瞭解康復進度,及時調整康復計畫。
而且,一些醫院還組織了肛腸疾病患者互助小組。在深圳和平肛腸醫院,每月都會舉辦患者交流活動。在活動中,術後康復良好的患者會分享自己的康復經驗,包括如何應對術後疼痛、怎樣調整心態等。一位肛瘺術後患者分享了自己通過聽音樂、閱讀書籍來分散注意力,緩解術後疼痛的方法。這種患者之間的交流互助,讓新患者感受到自己並不孤單,增強了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在溫暖的氛圍中更好地促進康復。
深圳的肛腸科正通過技術創新、科普推廣和暖心關懷,為市民的肛腸健康保駕護航,不斷書寫著醫療服務的新篇章。